電鍍廢水主要 產生的3種生產廢水,水量水質差異較大,因此,整個工藝在設計上采用分類處理,分別回用或排放,具體工藝路線如下:
(1)含鉻廢水處理。在含鉻漂洗液中,金屬鉻主要是以Cr3+和Cr6+兩種形式存在。為了徹底去除重金屬鉻離子,工藝首先采用pH/ORP控制器使pH控制在2.5~3.0,氧化還原電位控制在300~350 mV的酸性條件下,利用NaHSO3將Cr6+還原成Cr3+,然后通過投加NaOH和絮凝劑,控制pH在10~11,使Cr3+生成沉淀而將其除去。產生的污泥脫水后外運資源化處理。
(2)含鎳廢水處理。通過定量投加NaOH和混凝劑PAC,并調節pH為8.5~9.5,可使廢水中的Ni2+在堿性條件下生成氫氧化鎳的沉淀絮體。然后投加PAM后再通過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。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進入到后續的鎳鉻中和池繼續處理,沉淀污泥則采用壓濾機脫水后外運資源化處理。
(3)綜合廢水處理。該廢水中存在大量的磷酸鹽與氨氮,在進行生物處理之前需要采用化學法除去部分的磷酸鹽。對于剩余的磷酸鹽和氨氮,則可通過缺氧-好氧工藝(A/O法)進行脫除。為了提高工藝脫氮效率,工程采用了新型A/O法。